珠宝品牌周大生登上了质量黑榜。
近日,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《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甘肃省2019年第2批工业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通报》,在贵金属首饰及制品抽检的50批次的产品中,不合格产品有9批次,其中涉及周大生等多个品牌。
被点名的周大生的产品是一款规格型号为“足金1.88克”的足金碧玺挂坠,受检企业为崇德商场周大生专柜,经过检测,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认为该款产品不合格,原因是“质量偏差”。
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研究员林慧介绍,该产品质量比标识质量少了0.08克:“根据送检的样品和标签上比对的结果,周大生的这个是产品质量偏差超出了范围,标准是±0.01,它是-0.08,所以已经超出了这个标准范围了。”
对于公司被抽检的产品问题,周大生总部通过邮件回应称,周大生已申请进一步复检以查明原因。
8月15日,周大生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,此产品陈列时间过长,经清洗抛光造成重量损耗,因店员操作疏忽没有及时更新信息,造成了重量偏差。目前公司正全面内检。
《商学院》记者就复检情况、加盟门店的管理、此次事件对品牌形象的影响等问题向周大生发送了采访函,对方表示:“公司已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,具体请以公司官方回应的内容为准。”
事实上,早在2013年的“315”晚会上,央视曾曝光周大生产品黄金掺假。根据国家规定,含金量千分数不小于999的称为千足金,然而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显示,周大生售卖的某件黄金首饰的含金量为994.4‰,杂质成分中铱的含量大于1.4‰。
2012年底,周大生就接受了广发证券的上市辅导,计划上市。而2013年“315”晚会上对周大生产品黄金掺假的曝光,一时将其推入舆论漩涡之中,IPO之路中止。2016年11月,周大生再度提交招股书。2017年4月27日,周大生在深圳中小板上市。
互联网分析师葛甲向《商学院》记者表示:“黄金具有商品和货币的双重属性。黄金首饰是黄金的衍生品,不仅具有观赏价值,还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。而人们购买黄金首饰,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中它的保值增值功能。黄金首饰‘缺金少两’不仅损害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、黄金饰品行业的声誉,也会对黄金本身的信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。”
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,我国黄金珠宝企业龙头集聚效应持续加强,主要体现在龙头加速展店方面。目前门店总数超过3000家的企业共计三个,分别为周大生、周大福、老凤祥。
1999年,周大生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开设大陆第一家专柜。相比之下,周大生的品牌历程稍显“稚嫩”,但凭借加盟模式,周大生却逆袭同行。财报显示,截至2017年12月31日,公司已在全国拥有276家自营店、2448家加盟店。根据周大生2018年报,截至2018年末公司门店总数3375家,其中加盟门店3073家,自营门店302家。
周大生直营门店数量增长缓慢,加盟商的营收占据了周大生全部营收的重要地位。招股说明书显示,2013年~2015年,周大生加盟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5.54%、51.06%、55.22%及55.49%。而2018年度,这一比重已经增加到了66.67%,这意味着公司营收的三分之二都来自于加盟业务。
葛甲认为,黄金饰品企业采用加盟模式,给相关监管部门和企业均带来不小的挑战。“黄金行业专业性很强,现代科技手段层出不穷,如果衍生出黄金变种或者类似黄金的混合金属进行掺假,将会加大监管的难度。此外,在获得更高利润的驱使下,一些加盟商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压低成本,降低服务标准,如果企业疏于对加盟商的管理,或是管理能力不足,容易导致不良情况发生,扰乱黄金市场秩序。”葛甲说。
周大生的产品质量与服务一度被消费者吐槽。记者在新浪黑猫投诉上发现,关于周大生的投诉包括虚假宣传、欺骗消费者与质量差等。
业内人士称,加盟能为品牌商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,同时也能树立品牌形象,但盲目扩张会造成公司管理疏漏,使品牌形象受损,适得其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