嫌隙多年,知乎和百度这对“冤家”最终还是冰释前嫌。
8月12日,知乎宣布完成F轮融资,本轮融资由快手领投、百度跟投,总额达到4.34亿美元。这是知乎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一轮融资,也是知乎有史以来最引人关注的一笔融资。
快手在其官方微博回应了此事,跟投方百度则一直保持沉默。至《商学院》记者发稿时,百度未就此事做回应。
此事的关注点更多在于,知乎是“魏则西事件”重要的发源地,而“魏则西事件”则是百度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这对多年“冤家”突然“化敌为友”,以及知乎与快手是“八竿子打不着”的关系,如何走到了一起?
对于本次投资、投资后的发展重点等问题,《商学院》记者向知乎发去采访函,截至记者发稿,对方未予以置评。但业内人士均认为,这三家公司走到一起,均是为了流量内容各取所需,有助于弥补彼此现有的短板和不足。那么,知乎又将如何开启新的商业模式,它能借此迎来大规模增长吗?
对于知乎来说,此次融资也是其商业化进程的提速。自2016年上线原生广告系统、值乎和Live等付费项目伊始,知乎便不断在加快其商业变现的步伐。
但三年多时间过去,知乎90%以上的营收均来自于广告业务,而知识服务尚未创造出明显的规模效益。
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,这或许与知乎本身知识性平台的属性有关。“一方面,知乎在产品商业化的进程中仍在摸索试探,没有形成足够的业绩变现;另一方面,知乎作为知识内容分享平台,要寻求商业化和优质内容的平衡,还是比较有难度。”
尽管商业化道路有诸多不顺,但知乎的用户数却在急速窜升。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19年6月,知乎用户数突破2.5亿,用户日活8000万,人均访问时长2.5小时,月浏览量250亿,累积问答总数超过1.6亿。
用户规模的扩张,也让知乎变得不再属于精英和文青的专属,平台的风格调性转向大众化。但由于平台收益存在分歧,知乎也前后数次出现大V集体出走事件。
随着专业群体大V的出走,以及用户门槛的降低,知乎的内容越来越“水化”。同时,信息流广告频繁出现,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用户体验的不适和反感。
张毅认为,这是知乎乃至其他互联网公司走向商业化的必经之路。“只有放低门槛,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扩大流量,知乎才能打造起自身的影响力。风格转变,难免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和情感,这也说明商业转型的道路之艰难。”
尽管商业模式还没有完成得到认可,但上市一直就是知乎的目标。在本轮融资完成之后,知乎在得到快手、百度投资的同时,他们庞大的流量入口也将导入知乎,或许接下来,知乎还将经历一次用户和流量增长红利期。这或将有助于其上市。
未来如何合作?“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”这句话用来解释知乎与百度的“联手”显得恰如其分。发酵于知乎的“魏则西事件”曾让百度陷入舆论漩涡,但这不妨碍两家化敌为友。
对此,知乎创始人周源有自己的解释。他认为,科技互联网的竞争已经从流量转向了质量+流量,而 “大媒体” 领域中播/短视频、资讯/信息流、社区/搜索等概念已经难以清晰的界定彼此的边界。
联系到字节跳动前不久杀入搜索领域,同时还做了信息流、社交、短视频等业务,其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多面体。而这些业务的推出,也让互联网企业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错综复杂。
在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看来,百度和知乎的合作既有自身发展的需要,也有字节跳动的刺激作用。“百度和字节跳动的竞争,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,投资知乎更多是一种防御性应战。”
据了解,百度将与知乎展开深度战略合作,知乎全站上亿高质量问答将以智能小程序的形式接入百度App,并在百度搜索、信息流等产品矩阵中,通过AI技术个性化分发给兴趣不同的用户。
由此看来,双方各取所需。知乎可以借助百度获得巨大流量加成和提高商业变现能力,而百度则联合知乎提高内容和用户价值,并共同抵御字节跳动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相比百度和知乎的“冰释前嫌”,快手和知乎走到一起则有趣得多。
据周源透露,他去年与快手创始人兼CEO宿华在一次会议上碰面,发现彼此都在用小号互刷对方的产品,双方会心一笑。有了这份微妙的“缘分”,两家公司的创始人也在距今两个月前的一次午餐时间,确定了合作意向。
而此轮快手领投知乎,无疑是看好其内容生态的未来。但是对于这两家之后将如何合作,其具体进展还未落地。毕竟一个是以文字内容为主,一个是短视频为主,彼此的跑道并不相同。
“知乎和快手也许会基于内容,跨界探索出一些新的产品和服务,也有可能会向大数据、AR等产品业务倾斜。”丁道师表示。
显然,知乎并不满足于只做内容生态,这一切都将为其商业变现服务。对此,《商学院》也将持续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