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的大佬愿意分享经验,勤奋努力的人愿意学习,这很好。
但有时候,大佬们的成功经验里,可能没有几句是真话。
有些是无心之举,有些是故意为之。
有一些人,在“醍醐灌顶”之后,死在了因果错乱的学习之中。
自我警醒。你也警惕。
1
战略、经验,不过是成功人士,对自己过去路径的总结和美化而已。
这句话,在如今高速变化的时代,更真实也更常见。
你可能听过这个比喻:企业就像飞速上升的电梯,到了顶楼,有人问,你们是怎么上来的?有人是静静站着、有人在做俯卧撑、有人在跑步,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做的是最重要的事。
但事实上,我们只不过是搭上了一趟比较快的电梯,仅此而已。
是时代的红利和不错的运气,让一些人取得了成功。
马云说,阿里巴巴的成功是靠运气,并非依靠勤奋;
马化腾说,创业初期,70%靠运气;
雷军说,企业成功,85%来自运气;
……
这是大佬们的自谦,也是某种程度的事实。
不过有些成功者,没有分清哪些是努力,哪些是运气。
他们把成功归结为产品优质、团队优秀、作风优良、价值观优越……他们一定要为成功找到些理由。于是,硬生生总结出一套经验和路径。
“做了那么多事情,总是对的吧。我成功了,就应该是对的。”
比较尴尬的是,成功者自认为的那个经验,很有可能就是他没有获得更大成功的绊脚石。
虽然我们常说一句话,不管黑猫白猫,抓住老鼠就是好猫。
这句话有道理,但未免太简单粗暴。因为瞎猫也会碰见死耗子。
而瞎猫一辈子能碰到几次死耗子呢?守株待兔,做梦空想的人,我们见得还少吗?
有一份调查显示,有61%的企业会在创立5年左右退出市场;有79%的企业,会在创立10年左右以失败告终。
失败企业的数量,要远远大于成功企业的数量。那些成功的人,有些确有雄才伟略,有些只是大难不死的幸存者。
这些幸存下来的人,开始总结成功的理由。这是从正确的结果,推导错误的原因。然后告诉自己和他人,要继续坚定的执行。
仔细想想,竟有一丝后怕。
更尴尬的是,我们看到一个人获得了成功,就会立刻认为他过去所有的行为都那么有道理,马上扑过去学习。
这也实在是一件奇怪的事。
我不知道这样的企业害死了多少人。也不知道有多少人,这样害死了自己。
2
我曾经亲眼目睹和参与这种可怕的偏见。
2001年左右,我还在微软上班,那会的微软,如日中天。有许多人来我们公司交流学习。
很多创业者都喜欢游学,到最好的公司去拜师学艺,寻医问药,但结果往往是剑走偏锋,学艺不精。他们只知道为什么成功,没有思考为什么可以在当下的情境和节点取得成功。
游学,变成了瞎学。
我那时给其他公司分享微软是如何开发软件的,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:
一个开发配备两个测试。
这像金科玉律,也像传世秘籍,也像喝汤时最后必须洒上的一把胡椒面。没有这个,就是不行。许多人听完表示,醍醐灌顶!
当时甚至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,直到今天我都记忆犹新。
你们微软的员工都用什么牌子的牙膏?
我不知道别人用什么牌子,反正我自己用的是黑人牙膏。
原来微软员工用的是黑人牙膏啊!怪不得这么厉害!
这不是开玩笑,这是真事儿...真事儿...真事儿。这很可笑,牙膏和成功,有因果关系?
但他就觉得,微软这么厉害,说什么都是对的。
这样的偏见,让很多学习微软的人都死了。也可以说,是微软教死了很多人。
大约十年后,我再和别人分享“一个开发配备两个测试”的方法,很多人已经开始鄙夷我们了。
那个时候,微软衰落的迹象成为他们脑海中既定的事实,一种不可驳斥的结果。
这个结果就是,微软已经过时了,微软老了,微软错了。你说什么,都是错的。
一个开发配备两个测试?太浪费资源、太不敏捷、太没有效率……
所以,当一家公司如日中天的时候,你觉得它做什么都是对的。每一个员工都值得“哇”的大声尖叫,每一次分享都要细细品味和研究。
开发软件的六大工序,招聘的七大法则,对未来趋势的10个判断,都是对的。
一旦开始衰落,又怀疑一切,成功的经验就是你失败的原因,拒绝任何讨论,你就是错的。
把成功者捧上了天,把失败者踩在脚下,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。
3
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。
如果说,上面的故事和例子,是没有全面客观地分析情况,造成了错误的归因,属于无心之举的话,那有一类人,就是有意为之。
明知是运气,还故作实力。把偶然的成功,硬生生总结出个123来,这就是在耍流氓。
假如有记者采访他:“请问你是如何成功的?”
你猜他会怎么说,他也许会大吹特吹自己的苦难和转折,让故事听上去竟然有一丝奇迹论和玄学的色彩。
这些人,不仅仅是耍流氓了,他们经常是心术不正的骗子。
他们喜欢把一次极为偶然的好运气,说成一套必能成功的方法论,以此作为敛财的手段和工具。
说得直白一些,可能是一些根本不具备赚钱能力的人,在教别人如何赚钱。他们骗走别人口袋的血汗钱,养肥了自己的裤兜。
这太讽刺,也太可怕。
这种人,常常出没于投资圈、知识付费圈、一些奇奇怪怪的论坛等等,你要擦亮眼睛,要千万小心。
这些大佬们的成功经验里,那是真的没几句真话。
要怎么避免被骗?
这句话也许不那么讨巧,但这几乎是一个事实:
许多人不是要努力学习,而是要轻松速成。许多人不是想要财富自由,而是想要一夜暴富。
少一些贪念吧,或者至少把贪念,变成持之以恒的行动,让自己配得上想要的欲望。
4
所以,现在你知道,不管是无心之举,还是有意为之,很多成功都有运气的成分,都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。
即使设计,在如今瞬息万变的时代里,也要不停迭代和更改。
怎样有更大的概率获得成功?
我在自然界中得到启发,是专注于当下,是走好每一步,是一种“涌现”的战略。
这种战略是有生物学基础的,比如说美丽的鱼群。
我太喜欢这段视频了。鱼群实在是太美了。
但是这些鱼群经过编舞吗、有排练吗、会设计吗、有领导者吗、有指挥吗?
都没有。
每一条鱼只做最简单的事情,就是跟随前面的鱼。
这充满了随机性,但这随机里有基本的逻辑。跟着它,跟着它,就会舞出优美的弧线。
这是一段永远不可能再现的舞蹈。但鱼群的舞蹈,永远都这么美丽。
这是涌现。
走好每一步,成为随机漫步的傻瓜,涌现出人生随机漫步的美丽。
最后的话
所以,大佬们的成功经验里,说的可能都是真心话,但不一定每一句都是“真话”。
总是要辩证着看,思考着看,才不至于掉进坑里。
即使正确,他们说的,也很多是“认知”,是“战略”,而不是“行动”。
我很喜欢和赞同一句话:
战略,不解决能力问题。
战略是夜空中的北极星,是漆黑海面上的灯塔,是未知旅途的方向。
但是,怎样实现战略,怎样避开暗礁,怎样到达远方,要依靠具体的能力。
错误制定战略,还一条道走到黑的,大有人在。有的时候,乱七八糟的生机勃勃,也好过井井有条的死气沉沉。
自上而下的行动。不断学习。不断迭代。拔除有害的种子,让好的种子涌现、繁衍、蔓延。
有了战略,不够。还要行动。战略面向未来,行动回归现在。